《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杜甫,他字子美,是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情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中国文坛上称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很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多首。他的是宛如一面镜子,真实的反应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
公元755年至763年间,爆发了一场判乱——安史之乱&。这场战乱导致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背井离乡,苦不堪言。当安史之乱&发生时,杜甫刚刚走上任途,在还没来的及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即被抛入流离的生活。公元759年,他丢弃官职,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西向秦川、同谷,过剑门到了成都。他每天都在盼望叛乱能早日结束,国家能安定下来,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他漂泊在外的第五个年头,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乘嗣、李怀先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正携着妻子和孩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忽然听说蓟北收复了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返乡的诗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他不禁泪如泉涌洒满衣襟。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随手胡乱的收拾经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满头白发的诗人要放声高歌,还要纵情饮酒,有明丽的春天作伴,正好可以启程,顺水穿过巫峡,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阳,旋即又由陆路直奔故乡洛阳。
诗人在极度兴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