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普通的角色》读后感
《最普通的角色》读后感
我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最普通的角色》。 文中是这样说的:有一位小朋友叫胖胖,今天他放学回家说:“幼儿园要选小朋友当舞蹈演员,还要几名鼓手”。他说他相当演员,如果老师不选他,他就去当鼓手。因为他力气大。过了几天,他高兴的跟家人说我被选上观众了。妈妈很不高兴地说“观众也要选”。奶奶可不这么认为,说:“只要孩子高兴就行”。胖胖说:”到那时候我一定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 幼儿园这么多的孩子,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当演员,鼓手。还需要观众,只有观众出场这场演出才有意义。 在人生的舞台,即使是别人认为很普通的角色,只要我们认为他不普通,并且努力去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那我们饰演的角色就不是普通的角色,而是主角了!
努力了,普通小孩也能上人大附 (字数:1200)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有几大难关,其中一个过渡关就是小升初考。每个面临的生和家长都忙得上气不接下气,仿佛天在旋转,地在晃动!……我这个普通小孩当然也难逃池鱼之殃的劫!
很正常,往往在临近考试的时候都最容易发现缺口,但缺口不断增加,常会来不及去补,好比一些重量级的羊遇上了三只凶猛的狼!一狼当然是语文、数学、英语哦,不知道考官哪里来的题,一大堆,一大堆的!有时让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经老师细讲,反倒变得容易起来。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有抵挡不住的好奇,有时让你愉快,有时让你紧张……我就是在紧张那一类的,妈妈给我报了人大附中,听很多同学说过“人大附中是好学校,题超难,”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心里打起了小鼓。“不行才要学,才要练,咱就是去见见世面,看人大到底怎么好,怎么难!”妈妈风趣地对我说,我也暗中使劲,拼命准备。
不知不觉中,时间似流水,一个月过去了,我在家接到了面试通知,妈妈也在网上网上查到信息,我们对视着,不知是兴奋不是紧张……姑姑英语不错,给我准备怎么去说,好多单词都没听过,根本记不住,是紧张闹得吗?一路上,我们准备这,准备那,大人对我说这说那,仿佛我要远行。到了人大附下了车,走进大厅,我等待着……“刘飞扬来了吗?”轮到我了,我发现我走路都很不自然,爸爸妈妈坐我身后,我和几位同龄坐在各位领导对面。这是个会议室,很大,让人更加紧张。“?,?……”什么声音?不是在敲鼓,难道……对!没错,是我的心,是心跳动的声音,好响,好快。我从没如此紧张过,这怎么行,我拼命作心理工作,没用,对了,老师曾讲过,“紧张时轻按中指,轻按”,嗯,试试吧!果然,好多了。我坐在那里,组织语言,要知道,自我介绍这项我没有准备,到我了,心又剧烈跳动起来,来不及去多想,便站起来,把自己的信息介绍给了领导们。坐下时,我手上全是汗,心平静下来了……老师、领导让考生出去后,和家长们谈话,我在门外等待着,等待着。第一批家长出来了,没有我爸妈,第二批照样,我慌了,“难道没上,不会吧,怎么会这样呢?”我恨不得冲进去问个清楚,这时,门开了,爸爸妈妈走了出来,满面春风,面带笑容,“成了,过了,我闺女!”妈妈爸爸抱住我开心、激动地说,我看到爸爸闪着热泪的泪光,我也不敢相信,开心地要飞上空中,把这喜讯告诉每个人。
人生的第一大难关,过去了,面临着我的还有更多、更多,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行,功夫只怕有心人,加油!
功夫只怕有心人,彩虹总在风雨后,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天上没有掉陷饼的事,只要努力就一定行,加油!我相信我自己!
【老师点评】:
文章结构合理,开篇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小升初,然后中间记叙条理清楚,把整个过程描写的很具体,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来描写当时我纠结的心理,最后通过这件事我总结出人生的道理,使主题得到升华,语言优美,很有生活的气息,不错,继续努力噢!
我身边的普通人 (字数:800)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不起眼的普通人,甚至是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他们或许就是成绩差、家境贫寒、长相不佳的你的同伴,他们或许就是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许就是因天灾人祸而失学、身残、患重病的陌生人。
可是,我要说的,是那一个陌生人,我们只有一面之缘。华坞市场,有一家卖灌汤包和珍珠圆的小店。我很喜欢吃他们卖的灌汤包。每次经过,我总会缠着爸爸妈妈买一盒给我品尝。爸爸妈妈疼我,经常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虽然那不便宜,一盒要5块钱,他们总是慷慨地掏出5块钱让我买。一次,我们从公园归来,恰好从华坞市经过。理所当然,爸爸爽快地给我买一盒。我们下车,在那里等待热腾腾的包子出锅。这时,旁边有一个老奶奶和一个小孩在那里看着。老奶奶头发十分凌乱,被风再一吹,就显得更乱了。小孩可能是那老奶奶的孙子,看起来差不多5岁了。小孙子眼巴巴地望着那刚刚出炉的灌汤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从他们的样子看,别说5块钱,就是2块钱也是来之不易的。老奶奶望望瘦小的孙子,犹豫了一下,又看看那灌汤包,长满茧子的手颤抖着伸进口袋里,掏出一小塑料袋。我不知道她要干什么,拿一塑料袋干什么呢?她似乎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慢地把塑料袋翻开。小孙子注意到这一动作,欢呼起来。老奶奶把塑料袋一层又一层地,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翻开。我终于看到里面包着的是什么,是钱!也就是说,这几个塑料袋就是她的钱包。而钱包里面装的,尽是一些零碎的毛票——一毛钱,两毛钱……她又向老板娘打了个很难察觉到的手势,示意她也要买。我真的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她那点钱不知道够不够买半盒。这一点钱,可能够他们一天吃的了!这一点钱,可能是她一上午辛苦的劳动成果!如今,她出于奶奶对小孙子的爱,希望小孙子也能享受一下一个小孩子的幸福,用了这些钱,买了这一盒包子。那一整盒热腾腾的包子,都是奶奶浓浓的爱化成的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爷爷奶奶的心也不差于父母心。
草堂六年级六年级:罗帅杰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 (字数:1500)
“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这是我在工作中所感悟到的。
新世纪,新教育需要有新型的教师,同样也蕴育出新一代的教师。谁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谁就会把握职业生活中发展的主动权,谁就会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和享受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内含的欢乐和尊严。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为了不断地提升自我,我会经常阅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最近我就看了一本由叶澜老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感受颇多。
此书从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的角度,对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作了时代的诠释。这是一本与未来探讨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全书由导论、教师道德论、教师审美论、教师发展论和结语五部分构成。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如何“育己”这一通常被人忽视,然而却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上。书中始终坚持一条主线,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四章:教师之“魅”在何处?——工作着是美丽的。在这一章节中,叶澜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魅”之所在。
文中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程度的不同而经历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划分,将教师的职业存在状态也分为三种;即以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型”、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型”。
文中说道“生存型”的教师是无奈的苦捱。那些仅以生存为目的状态下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此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事实上,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他们的所爱和首选,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以这样的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对教师职业如下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表现。即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或是把教师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或将教师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叶澜先生说道: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毫无思想、毫无创造性的“教书匠”;他不是以学校主人的身份出现在校园里,也不是以学生朋友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中,更像一个以一种短期的姿态在学校工作的“临时工”。像这样的教师,我们的队伍里也存在不少。他们主要是从生计出发,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动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是出于无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不仅别人而且他自己都不可能从职业中得到美的享受,更何谈从工作中体会到幸福呢?
对于“享受型”的教师,他们认为吃苦也是享受
处在享受状态下的教师,他们会让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并不否认作为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是,他们不安于此,不愿意在浑浑噩噩中枉度一生,而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因而,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得到的每一项荣誉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为自豪的家珍。带着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他们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这些教师已经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了自己的全部生命,并把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他们是从兴趣出发,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他从事这一职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因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第三类是“发展型”的教师,他们会创造幸福
在发展状态下,这些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不是把这一职业当成满足物质需要的功利手段,也不仅仅把这一职业看成是给予和付出之后的心灵满足。他们相信,教师职业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他们会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会以终生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会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主要从自身和社会需要出发,站在超功利的角度,以完善自我、为社会作贡献的立场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们从事这一职业是为了过一份有意义的人生,因而感到崇高而有价值。这样的教师是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人格塑造人格。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经师”,更是“人师”。
在看这本书时,感觉就像是在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在六年前,我浑浑噩噩被送到了“第一师范”学习怎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毕业后,我又迷迷糊糊地踏进了教师这一职业。当时我是抱着“生存型”教师的态度进入这个职业的。我最开始进入的是诺贝尔教育集团,原因是那里管吃管住,在开学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是进行员工集体培训。虽然在诺贝尔人口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这个集团里没有一个人是抱着“生存型”的态度在工作的,因此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他们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还会将自己的奉献都当作一种幸福在享受。他们时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要认真工作,不断地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