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可爱一点
今日闲时在图书馆读王安忆的一本书时,被其中一句质朴的句子深深触动,便提起铅笔将这个句子轻轻画了下来。邻座一个女孩大为惊诧,开口对我就是一顿说教:怎么可以在图书馆的书上随意画线呢?这里有规定一经发现是要赔偿的,素质啊素质!虽说我清楚的记得该图书馆上并没有这无中生有的规定(借阅规则上只说图书丢失、污染、损坏,需作赔偿),但还是轻松幽默的回应她:‘‘钱钟书先生当年可是把北大所有藏书都做了眉批和划线啊!岂料她略带鄙夷的立即答道:人家是钱钟书,可惜你不是钱钟书。末了,又是一副自恃认真守则的模样连连摇头的吐出一句没素质,你看,这话题一下子变得有些火药味了。不过念及是公众场合,为防情绪失控,我只是别过脸去,没有再回话。过了一会,再读到一处时,可能是由于印刷错误,书中竟出现了错字漏字,我当然顾不上那位女孩的脸色、理直气壮的提起笔帮忙纠正了过来。
事后心情平静之时,倒因此事细细的思考起一些问题来,三年前在杂志上读到一篇名为《年轻人,请融入到体制中去》的文章,内容大致是说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社会里,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成功方式,开始使尽浑身解数到处开荒刨地的找寻‘‘突破和创新’’,岂知,最后除了极少数的人成为韩寒之外,大多数人都还是庸碌的俗人一枚。所以作者呼吁我们老老实实的做事,认认真真的融入到体制中去。诚然,随着社会浮躁之气日益猖獗,我们年轻人确是应该沉下心来、好好融入到体制中去,可是,今日看来,融入体制中去不是一件难事,怎么融入体制中去倒真成了一个大问题。因为大多人都不慎的在最开始就对体制产生了误解,他们对教条和规矩的信奉至极,导致他们太过严肃而变得死板不堪,甚至变得越来越越不生动,仿若是机器下的一个个复制品。他们在把理性贯彻的无比漂亮的同时,已经逐步丧失对灵活性的追求,浪漫主义情怀也岌岌可危。
我想起鲁文^达里奥讲过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伊甸园里,有一株最美丽的玫瑰,有一天魔鬼对她说:你的确很美,不过你没有用,你看看对生灵有所贡献的大树,玫瑰啊,光有美丽是不够的…….于是玫瑰,像夏娃一样受了诱惑---一心想要变得有用,她便去请求上帝:‘‘上帝啊,你能帮我变得有用吗?上帝答道:如你所愿,我的孩子。于是世界上便多了第一颗卷心菜。我们年轻人就如同花园里那新鲜欲滴的玫瑰一样,本该在这万千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玫瑰人生,可一些人却让体制束缚住了自己,把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柔软当成了无用的劳什子,在一味的追求卷心菜饱腹的过程中,终让千般道理磨光了自己的珍贵的棱角。所以年轻人,你要融入到体制中去,却不能作茧自缚的忘记初衷,你要明白,我们体制的存在是为了让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的更好,而不仅仅是由毫无情理、冰冷生硬的规则相加组成这么简单。
心理学教材中经常出现海因偷药的故事:一个叫海因兹的人,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海因兹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去偷药救妻。那么他该不该偷药呢?毫无疑问,这是一则普通的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性故事。然而,我更关心的是,若是他偷药被抓,医生是否应该多加体恤、手下留情?记得中国媒体前几年报道了一则丈夫为救妻用假章骗医院17万的新闻,简直和海因偷药如出一辙,然而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毫无争议的违法行为如此动容?是我们的道德标准出了错吗?当然不是,因为归根究底,我们心中还尚是明白-----法本无情,人自有情。所以我们在指责其行为不当的同时,还会更重于连带悲悯的予以同情和理解,这种宽容是时代日渐欠缺的,也是时下体制极重要意义的难能体现。
英国诗人萨松心有猛虎,还不忘要将蔷薇细嗅。我们年轻人更该明白对体制的不抗拒、不畏惧,即是足够的优秀,所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行动的,是找找时间给自己松口气,这样才不会落个崩紧的弦断的早的悲剧,这样生活才会在领悟满齿不存,舌头犹在中寻找到回归诗意的办法。至于那位严肃的不像话的姑娘,让我小小嗔怪一句,真是太不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