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与蜡苹果》作文——粉碎心中的蜡苹果
权威的价值在与思考,而不是迷信。
——题记
只要是书本上写的就是对的,只要是权威的论断就是不可动摇的。不知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懒得思考,还是对真理的不屑&追求,让人们习惯于被动接受,我们已经逐渐失去了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
一个蜡做的苹果,只因为是哲学家说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学生们就不问缘由的相信自己闻到了蜡苹果的香味。红通通的苹果简直不是在老师的手中,而是长在学生的心中,谁来粉碎心中的蜡苹果呢?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写过他的一段经历,他把任务分配下去后,静静地等,希望有人对任务和工作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什么声音都没有,白岩松近乎愤怒的拍着桌子大喊:你们为什么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什么从来不说‘不’?&年轻的导编们看着他,面面相觑。领任务,完成任务是他们生活中的必然,即使这个任务是有问题的,因为是领导分配的,除了完成任务,其它任何异议都是多余的。
是马&是鹿&,喧闹的争议充斥混沌的朝堂,指鹿为马&,人尽皆知的故事,令人费解的事一位位高权贵的大臣连鹿和马都分不清,是什么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蒙蔽了他们的内心,是赵高的权势,还是人性的堕落呢?
《皇帝的新装》,讽刺的不仅是昏庸无能的皇帝,更是那些愚昧腐朽的百姓,皇帝的新装的确很美,美到了包裹世人的心灵。由此可见,粉碎苹果,先要从粉碎对权威理所当然的崇拜。
面对疑点,有人选择随声附和,随声附和的人越多,蜡苹果就越能占据真理的位置,装模作样。
影响人们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而不是这个人意见的本身。归根结底,盲从权威,盲从他人的根本原因就是出于无知和自私。
其实蜡苹果不堪一击,只要你拿在手中仔细观察一下,便可发出忠于自己内心感受的声音。
一个人若取得小的成功,只要努力,而要达到巅峰,则需要一种探求精神。探索求是是一种智慧,粉碎心中的蜡苹果,学会坚持,懂得相信自己,守护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