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爷爷,您可以一次次抨着白胡须一次次抚摸历史的古迹;妈妈,您可以把具体的人生经验,细细地缝进我的衣襟几但你们都无能为力,把新的成套的生活观、价值观呈给一颗籁在新潮中洗礼的心。陌生的潮音,不是连你们都倍感惊异和不安吗?所有希望向历史或他人拴几条格言,作为生活座右铭的企图,已被咄咄逼人的现实粉碎了。新世纪和每一精采世界的入门通行证,只能由自己的创造之笔签就。我们梦想着的地方,传来一个唯一的启示:
你别无选择,创造,这是一切新生活的法则。
其实,从广义上说,哪个人不在创造?只要有新的感觉在滋生,有新的触动在视线,那便是在创造了。正如罗曼罗兰指出的:生命的第一行动是创造的行为.但是,值得人们向往和崇拜的,是把这第一行动发挥到极至的精神,是让生活在创造中抽芽吐粤、增枝茂叶,是携创造的格调一同前行,让日月连接起成就的凯旋门……
我常常被一些把创造看得高于生命的人折服,为一些不创造勿宁死的魂魄动情和伤神。感到无法再写作、再创造的硬汉子海明威,自尽于猎枪之下,是因为他崇奉尼采的信念:死在适时!……一个人完成了生的使命也就要死的光荣。?三毛,你永远闭上聪慧的双目,离滚滚红尘而去,是否也是因为人生的奇迹都已从视网中略过,而又觉得生命不再有大的创造?
但毕竟,生是一切创造的载体,真正的创造精灵的崇拜者,他应该坚信:只要有生命在,我就能让它染上青青的希冀。
我欣赏这样的姿态:只有不完满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只有创建中的人生才是响亮的人生、独特的人生。只要还有创造的余地,就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前程。
我崇拜陶行知先生所力倡的气魄: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于是我邀黎明一起出发,那轮每天都新鲜的晨阳,似乎在欣慰地向我喷薄着温温的祝福:让青春与创造之神翩翩共舞,这是人生的大幸,是把握住了生存智慧的表现。
我向着太阳走,阳光下那些创造新生活的人们告诉我:要形成积极而紧张的创造品格,必须开放自己,信息时代下的自我封闭,如同茫茫水域里的一叶无粮无舵的孤舟,有叛逆的目光,但更要有丰富的美食佳酿的给养,才能开花、结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去和老师、家长、同行的朋友真挚地交流、交心,让知识、爱,连同理解,源源
不断地输入血脉……
还必须在创造自己的格言时,与一切美的格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亲切对话。因为一条精辟的睿语,不知包含了多少摸索中的辛酸的泪水;一句短小的警句,往往道出了前人对沧桑人生的某种深刻的透悟。本来,创造哪能只埋头于走自己的路?每一步都是一种选择,而每一种选择必须有长者的拐杖、同代人的行踪甚至天上的星斗作旁照。有时,也不妨侧耳听听那些逆耳流言,只是,决不因此零乱了自己脚步的分寸。
每创造一个警句都要执拗的寻觅,每成就一段诗篇都须付出心灵的真诚和血汗中的跋涉。也许我会创造出自己不同的格言,也许我会在明天否定今天的体验,可我深深地欢欣,因为我充满活力与激情地生活了,并以无数个今天的创造,给明天的自己修筑了跨向新创造的台阶。也只有用血汗筑起创造的层层云梯,才能最终揽到梦想中的太阳.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有价值的人。有创造精神的人生,才有绚烂的色彩.世界正流行着这样的格言.
一些学者断言,所有在世纪末焦躁地寻求突破、渴望创造的年轻人,都会在下个世纪拥有大作为的天地。
你相信吗?
我是相信的。从而,风风火火,我急欲拥有开阔的视野和脚怀,急欲踏上未知的天涯。于是,我揣一颖孤胆,登攀、探险,去独领远处的风景,让绚丽的育春交汇高处的彩云……